11月30日,由437必赢国际线路学前教育学院、“3-6岁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科研平台、学前融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融合共育 护幼成长——首都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上,北京市特级教师、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门利艳以“家园协同,从‘融’向前——家园协同提高融合教育工作质量的探索”为题,汇报了学前融合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协同育人的路径和共同体构建等实践经验。
幼儿园在实践融合教育的过程中,100%接纳幼儿入园保证了特殊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提高了教育公平性,但是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不同步、不同向,让每名特殊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门利艳首先强调,很多家长认为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送进普通幼儿园就是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做到从物理上的进入到真正的融合,这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高质量的家庭支持。只有幼儿园和家庭把自己当做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有效的家园协同,才能最终促进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提出了“从我对你进行教育到我同你一起成长”的家园协同融合育人的理念,明确了家园协同的三个路径,即制度建设、资源建设、人才建设,进而形成幼儿园与家庭的管理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最终形成成长共同体。
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学习机制和沟通机制等制度建设,构建家园协同管理共同体。
幼儿园结合实践工作情况健全了“家园协同融合育人123保障机制”,成立了融合教育领导小组(即彩虹团),园长任组长(团长)。明确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两个主体责任,即园所和家庭的职责。确定了融合教育三个工作流程,即特殊需要幼儿教育评估的申请流程、家长入班参与融合教育观察的申请流程、专业教师入户指导申请流程。
确定了“家园协同融合育人211学习机制”,即要确保全园教师家长每学期2次的集中学习,融合班级教师家长每月1次的专项学习,课题组成员隔周1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每月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专项学习与整体学习相结合。
确定“家园协同融合育人333沟通机制”,明确了家园沟通的三次时间、三项内容、三个原则。班级教师和家长沟通的3次时间指每天放学、每周周五、每月月底,三项内容指亮点行为的发现与维持、问题行为的进步与指导、教学计划的进展与调整,三个原则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攀比、以幼儿发展为本。
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建设学习资源、环境资源、专家资源,打造家园协同学习共同体,做好融合教育的环境支持。
幼儿园整理了网站、公众号、视频号三类线上资源,视频、音频、文字三类线下资源,组织教师和家长通过菜单式学习、订单式学习、点单式学习等“三单式”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掌握方法。菜单式就是将融合教育学习资源分为理念类、知识类、方法类,提供菜单式学习资源;订单式就是园所征集老师和家长的学习需求,将学习需求转化为需求订单,根据订单,梳理资源推荐给教师家长学习;点单式就是聚焦幼儿某一问题行为或家长教师某一困惑,通过教师、家长点单有针对性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
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家庭、幼儿园环境协同一致,同向同步的时候,对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上,结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进行“一园两室三区”环境资源建设,即建设一个种植园,支持幼儿参与自然种植、照顾、采摘等各项活动;建设一个资源教室,支持融合教育的实施;建设一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保障家园沟通顺利进行;同时创设积极暂停区、愤怒选择区、交友互动区。
指导家长在家中设立两角一区,即生活角、休息角、游戏区。生活角主要在客厅和厨房,家长同幼儿一起劳动、生活。休息角让幼儿休闲放松,同时也可以承担家庭积极暂停角的功能。同时在家庭中给创设游戏区,玩具可以从家庭已有的玩具中选择使用,也可以从幼儿园借用。
此外,融合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家园协同育人需要专家的引领。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积极联系高校的融合教育专家、各区特教专家、本区心理教育专家,以及我们以往毕业的特殊需要幼儿家长,建立了市、区、园、家四级专家库,及时给教师和家长做专业的指导。
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不拘一格聚人才、分类培训育人才、各尽其能用人才等人才建设,形成家园协同文化共同体。
幼儿园成立了“彩虹团”,面向园所教师和家长公开报名的方式,引入对融合教育感兴趣或是有过融合教育背景的人员加入。有在特教学校工作的幼儿家长,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家长,有对体育、艺术、言语教育感兴趣的一线教师,还有充满爱心的党员和团员志愿者。“彩虹团”的成立,尊重教职工和家长的个人意愿,满足实施融合教育对人力的多元需求,形成了三全育人的融合教育文化氛围。
在融合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关键因素。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将教师和家长同步纳入人才建设计划,积极对接融合教育需要,从学习全覆盖、培训有重点、支持有目标三个方面入手培养融合教育人才。
学习全覆盖,指的是每学期由融合教育专家,系统讲解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融合教育实施模式等。各种专家讲座培训都是全园参与,同时保护家长隐私,在线上培训时家长可以用化名参加,如线下培训时家长可以选择现场或者是线上同步学习;培训有重点,即带领融合班级老师走出去,到区特教中心、融合教育园所学习先进的融合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与北京市优秀园所共同探索融合教育的新路径;推荐家长参与各类型的特教亲子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和家长融合育人的素养,即具有融合态度、融合知识、融合技能,和获取支持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
支持有目标,指针对学有余力的青年教师,有目的的促进她们专业化学习。幼儿园融合教师团队成员中已有部分教师取得了特教教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资质,为家园协同开展融合教育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学习全覆盖”让老师们和家长们了解融合教育是什么,“培训有重点”让他们在融合教育时更有思路、更有信心,“支持有目标”让融合育人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幼儿园结合融合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教职工和家长特长,由体育老师设计感统活动、美术老师设计绘画活动、有特教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设计语言活动、后勤师傅协助设计农耕活动、食堂老师安排小帮厨和设计美食制作活动,同时根据需求安排家长助教参与融合课程。幼儿园还邀请了昌平区特教学校的老师来园进行联合教研。在各种活动中,老师们都能充分地和专家互动交流,详细介绍个案情况、实施的策略及效果,每次都能得到专家一人一案的详细、专业的指导。
在两年多的研究中,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家园协同的制度建设、资源建设、人才建设,进而初步形成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管理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家长、教师都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每个幼儿身上积淀了一种看不见但非常宝贵的品质。家园协同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确实有效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门利艳认为,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这些被允许的童年时光,将会成为未来治愈一生的力量。不仅会改变一个孩子的童年,更会改变这个孩子的一生;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会。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家长通过赋权与增能,能够不断地明确自己在家园系统育人的角色定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逐步提升协同育人的能力,从而形成家园协同的合力,使家园协同真正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家园协同联动,不仅能够促进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发展,更能够推动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和谐共生融合发展,最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http://www.msweekly.com/mobile/show.html?id=151257